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楼宇总部经济 > 浏览文章

苏州提速驶入总部经济快车道

2016-06-15

    “总部经济”升温的背后,是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需要。对照“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苏州的参照视野必须放得更开,要从先进城市身上找差距。

  前不久,华为总部的外迁传闻,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尽管该传闻很快被澄清,但对于深圳当地政府的震惊,可想而知。举足轻重的总部企业,及其形成的“总部经济”,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总部经济的希冀与布局,苏州也再次发力。日前,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苏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明确总部企业落户苏州最高奖六千万元。相比之前的政策,新政的激励和扶持力度明显加码。很显然,这是从政府层面出招,引导苏州驶入“总部经济”的快车道。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实现区域分工协作的态势。

  近年来,国内众多城市对“总部经济”越来越重视,而“总部经济”升温的背后,正是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需要。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苏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起步较晚,优势并不突出。调查报告显示,到2013年末,苏州全市共有省市两级认定的内外资总部企业96家。这些总部企业中,既有全产业链综合型地区总部,也有投资、管理、营销、研发价值链功能型总部;既有“土生土长”的本土总部企业,又有跨国公司的落户生根,共同构成了苏州“总部经济”的雏形。从地区分布上来看,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是总部企业的集中区域。不过,与先进城市相比,苏州的总部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规模与层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譬如,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中国500强数量还有限,旗舰企业以及具有较大规模、较强号召力的大型企业总部尤为稀少。在汽车房产、文化创意等带动性强的领域也缺乏有分量的总部。目前的企业总部以区域性为主体,外资总部大部分是功能性总部,且总量偏小,全国性乃至全球影响力大企业总部还很少。

  能不能吸引和留住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雄厚的经济实力、扎实的产业链基础,以及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等硬件是必要条件,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营商环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专业化的服务等软件也是先决条件。对照这些条件,苏州的参照视野必须放得更开,要从先进城市身上找差距。

  苏州有着拥抱“总部经济”的肥沃土壤,但“总部经济”背后的核心思维是尊重市场的需要,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苏州拥抱“总部经济”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心的过程,应当也是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链联通互动的过程。因此,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重奖落户总部企业外,还应当进一步扬长补短:充分利用好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不断优化总部企业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完善各地各部门为“总部经济”的配套服务措施,抓好各种衔接;努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人才高地,确保与“总部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坚持差别化发展思路。只有通过全方位地开拓创新、提升城市软硬环境,才能助力苏州提速驶入“总部经济”的快车道。(原标题:苏州提速驶入“总部经济”快车道 评论员:金根)

来源:苏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苏州总部经济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