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2005-10-28
当今时代是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更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的时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中最精华、最核心的内容。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为主要精神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竞争、开放、效率、创新、敬业等观念,日益成为丰富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理念,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根源所在。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创新的集中体现。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从而推进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进步和提升必须遵循同样的规律。然而,这一规律从根本上又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民族精神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像血脉一样深深地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推进民族精神跃升的原动力,则是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实践蕴含着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人类又在自觉地培育着这种精神。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继承、发展,同样也是创新,而且,这种继承、发展与创新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依据时代的要求去选择、去考量、去整合。在充分开掘民族精神当代价值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引导和支持健康的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奋斗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培育者。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生产出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弘扬主旋律、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把人们凝聚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满足与引导、培育与抵御的关系,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能从文化建设中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吸取精神力量,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来源:楼宇党建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