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红色传承 > 浏览文章

市民大讲堂:论语的精神(二)

2011-11-14

    今日主讲:何俊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心思想:

    儒家在《论语》中传递出来的精神,是要追求一个尊重人、关爱人的和谐社会。而这样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基于我们社会成员中每个人对事业发自内心和自己认知上的认同和投入。其结果使我们每个人,无论你是平凡的、伟大的,无论你是小人物、大人物,你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尽你才能,就是天无弃才。尽你人生的才能来为这个社会、为你所曾经走过的这个舞台添得一份光彩。
    孔子在《论语》中要表达的核心的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合乎人道的社会,用今天的话来讲,即“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他的精神是跟我们当下的文化,现在要倡导的精神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讲到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在保留原来小平同志讲的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之外,又加了三个定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是很重要的。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它的对立面就是打倒以“孔家店”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的东西,可这次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一个定语就是民族的,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的、民族的、历史的东西。所以这个表述意味着我们传统当中核心的价值在今天依然是有生命力的。

    合情合理是实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

    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尊重人、关爱人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呢?这个如何实现的路径选择,就是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区别于西方社会或者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最重要标志。
    无论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还是印度文明,相信本质都是其文化、文明本质的诉求,也都是想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人间社会。但问题是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即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西方在建立这个路径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在中国的社会,儒家是通过非宗教的方式,也就是诉诸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和理性的方式。这是东西方本质的差别。
    中国人培养对人的生命的理解,是通过回到家庭让你自我感受,诉诸你的情感和理性。所以我们在《论语》当中就会看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一种表述方法。
    比如《论语》一开始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句子,想说明的就是三个道理: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人家不了解你不要因此而不高兴。这也是一个君子的表现。
    可是孔子并没有直说,他是用一种疑问的方式问你,让你自己来体会。
    大家都知道,儒家是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怎么来证明这个问题呢?杭州出了一个英雄妈妈,媒体问她你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去接这个孩子?我记得她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就说,这是一种本能。想一想,或许就不接了;你不想,就会去接的,这就是人性。
    在《论语》当中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一个有名的学生问孔子,父母死了为什么一定要守三年孝?守一年孝不行吗?他说,一年一个轮回,如果我三年不练琴,这个琴就不会弹了。孔子就问他,你不守三年孝,守一年,心里是不是安?他说我安的。孔子就说你安就去守一年孝就行了。孔子是让人把一个道德的行为、伦理的行为还原到你心里面去,并没有要求你非得这样,所以这是儒家很重要的观念。这个观念导致了我们这个民族在整个思想方式上始终是保留了你生命的感受,强调你的感性体会,并且由这种感性体会进一步延伸到理性的推理。
    所以中国人始终会有这样的一种观念,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讲道理。宋朝开国皇帝问宰相赵普,说这世上谁最大。赵普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告诉他道理最大,没有说是你皇帝最大。我们的孩子在成长期当中为什么会在不同时段出现逆反心理?事实上他在发生逆反心理的时候,恰恰是他的认知体会和思考能力一个快速提高的阶段。因为他需要通过自我判断、自我情感体会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不能完全简单地接受父母对他的安排。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越要体会到这个问题,尊重他。
    所以合情合理是中国人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我们的政府、机关怎么样能够成为服务型的社会、机关,不是简单地说我觉得好就好了,而是要看人民真正需要什么,只有这样你的举措才能够真正得到人民的需要,否则你一定是表面的文章,而且你的举措大多数都会时过境迁慢慢流掉了。

    每个社会中的人都要是一个健康的人

    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路径,它的目标是要建设成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的和谐社会。可到底最后这个和谐社会对人的生命的关爱,最后是在什么方面得到落实了?这个落实在《论语》里面,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最后实现的标志是,这个社会中的人都是健康的人。
    事实上健康在孔子那里就叫生死由命。健康不是你想的,不是你考虑的。人生的意义仍然是儒家所关注的问题。所以一个对生命很关注的人,他一定是要关注他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个意义绝对不是在自己的自身,而在于自己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对社会所做出的事情。所以儒家尊重人的生命,最后是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有意义的人生的完成。但是这个意义,孔子并没有说得那么高远。
    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在于你获得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就是闻道。闻道以后,生命的价值就实现了,为这个社会就增添了某种亮彩。这个亮彩有三个维度,也是中国传统非常强调的“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你成为一个别人心目中的榜样、楷模,立功就是你为这个社会做了实事,立言是你讲了有意义的话。当然你可以说这个要求很高,也可以说这个要求很低。
    当然,很多人是不可能成为那些留在历史书上的不朽人物的。当一个生命要走的时候,怎么样来表彰他的一生呢?这个问题在儒家就变得非常重要。《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慎终,意思是谨慎地处理一个人临终的那个时刻;追远,即对于死去故人经常地举行仪式去怀念。这样做就能够使得民风变得非常淳厚。
    活着的时候愿意去做一个关爱人、尊重人,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我们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从而给整个社会添彩。这样的人最终能获得什么样的奖赏呢?就是在你临终时,大家来为你很好地送行,好像这是很虚的,但事实上这是我们很重视的。
    人走了,他留在活着的人心里。所以这是我们读《论语》时要体会的问题。它对每个生命的这种激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并不是空口来讲,所以传统的儒家、传统的社会是有非常重要的仪式的,这些仪式本身可以因时而简,但是它不能够草率。哪怕是用一张破席子把尸体裹起来放下去,整个程序也是非常认真严肃。

来源:楼宇党建 责编: 

关键字 :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