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百年演进 马宝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历史使命。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鲜活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重大风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胜利前进。
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百年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防范化解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风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深刻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主要面临国民党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挑战,也面临党内“左”的、右的错误给革命带来的重大风险。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党不仅面临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破坏和镇压、革命随时可能被强大的敌人围剿的重大风险,还要应对党内因为理论准备不足、革命经验缺乏、物质条件艰苦、战争环境恶劣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打响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举起秋收起义的大旗,粉碎国民党围剿,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防范化解了可能中断甚至葬送革命的重大风险挑战。在革命胜利前夕,我们党也时刻对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报告,在讲“准备吃亏”、准备对付困难时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他说:“许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想到,尤其是我们的高级负责干部要有这种精神准备,准备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在即将取得全国革命胜利时,我们党以“赶考”的精神,全力做好夺取全国政权面临的一切可能的重大风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为即将执政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极主动防范化解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如何巩固新生政权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一方面,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趁新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大搞颠覆破坏;另一方面,党内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特权腐败等不良作风也开始局部暴露出来。这些都给新生政权带来了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对内以肃清敌特为重点,对外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主,同时大力整顿党内不良作风,维护了国家主权,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同时,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一个重大问题、一个重大关系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重大风险,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高度注重防范化解这一探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防范化解改革开放可能遇到的各种重大风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针对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体制机制滞后的现状,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纪之交,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重大论断,有效化解了所面临的政治风险。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水平不高的问题和风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丧失、信仰错位、精神懈怠、作风漂浮等问题,提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等论断,有效化解了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风险。在对外关系方面,我们党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了在政治、经济和自然领域出现的风险挑战,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可能阻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重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的复杂形势,运筹帷幄,妥善化解来自国际国内、党内党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的重大风险,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在惊涛骇浪中稳步前行。从世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秩序之变,新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经济政治风险。从国情上看,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将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加剧国内政治风险;从党情上看,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将严重威胁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安全。对此,我们既从全局层面上高度重视防范化解有可能阻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又在微观层面上特别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高度重视不同类型风险之间的关联性、传导性、叠加性,有效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网络、信息等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挑战。我们一以贯之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方法,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到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权。
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宝贵经验
我们党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百年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遵循。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因而,在面对任何风险时,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保持在根本性问题上坚持正确的航向。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权。我们必须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守住客观规律底线,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守住社会道德底线,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守住勤政廉洁底线,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公正;守住党规党纪底线,坚决同违规乱纪行为作斗争;守住法律法规底线,在法律的规范内行事,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历史,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历史。通过风险监控技术的运用,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充分发挥评估力量的作用,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科学评估风险的等级,为化解风险提供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并突出风险决策层级与处置原则,优化风险决策指挥机制,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改进风险治理动员机制,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参与风险治理。把专家咨询、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统筹起来,完善风险协调联动机制,解决风险处置中的“碎片性”问题。实施风险信息公开机制,做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无误、全覆盖。完善风险基础保障机制,把一切管用的、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形成支撑风险治理的资源性支持。
必须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要针对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应急管理法治体系的不足,尽快修订、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重大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化解、动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配套规定,注重通过立法形式,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水平。坚持依法依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系统梳理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关的法律法规。
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战胜风险挑战作为斗争历练,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中直面矛盾,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勇于涉险滩、破难题、攻堡垒、克难关,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重点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定期、定点对风险的发生和危及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缩小在最小范围。切实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采取措施,遏制风险的发展和升级,尽快恢复社会正常秩序。提高信息沟通能力,及时获取并发布真实信息。尽快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能力,把防范化解风险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公益宣传,提高全民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和能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