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金融服务 > 浏览文章

北京证券交易所来了,浙江如何应变

2021-09-17
      (原标题:向北!中小企业乘风而起 记者:陈佳莹、朱承、夏丹 通讯员:张泽民)
      这个9月,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上海、深圳、北京,北交所的横空出世,将使我国资本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而这一巨变在浙江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因为这里不仅是全国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数量最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且这里民间资本规模庞大,是国内股权融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北交所的设立对浙江企业和经济影响几何?中小企业会怎样积极应变?投资机构又会如何调整策略?记者采访了包括政府部门、中小企业、创投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探究北交所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看清大力发展硬科技、新能源产业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风险投资、创新资本围绕硬核科技投资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北交所设立的消息传来,一位浙江知名投资人在社交平台这样写道。
      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北交所并非突然而至,背后是促进科技创新、激活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是一场事关资本流向的趋势之变。
      就在1个月前,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最新一批“小巨人”企业数量远超前两批的总和,被有心人解读为北交所设立前的序曲。至此,我国已拥有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这些企业中已经上市的约有300家,这些承载着国家战略转型的创新企业,大部分都还未上市,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发展壮大。
      “过去,在创新型中小企业领域,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失,北交所的设立正好补上了这块拼图。”省经信厅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处处长应云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观察者和实践推动者。他认为,从打造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视角,除了主板市场之外,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有科创板与创业板作为差异化板块,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更强调硬科技型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强调成长性好,潜力大;而北交所则将重点放在了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更往前端延伸,强调“更早、更小、更新”。
 
      从产业发展规律的视角看,北交所的设立同样影响深远。互联网、共享经济、在线教育……过去,资本“一窝蜂”追逐各类风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各自领域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最需要资金活水,却由于所在赛道较小,身处的细分领域想象空间不足,其估值与身处风口的创业企业差距悬殊。
      在应云进看来,这些创新型中小企业当前并不一定是明星企业,却很可能孕育出未来的主导产业,亟须中长期战略资本的支持,要改变这种错配现状,必须靠资本市场的力量,靠设立北交所这样的制度性安排来引导投资孵化。
      好比远在大洋彼岸的全球创新策源地“硅谷”。它就形成了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而风险投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被认为是硅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大批新生的、具有科技领域领先地位的小公司得到资助,并获得生存和发展,从而又吸引了更多极具创新基因的“冒险者”。
      “北交所的设立具有传导效应,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全链条市场服务体系都将由此而变得更为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更畅通了。”财通证券中小企业融资部总经理王舒说。对此,省创投协会副会长、浙江浙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添羽深表认同。“投资机构决策前往往会预判能否顺利退出,退出预期不明朗一直以来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他坦言,目前中小企业投资周期较长,往往需要7年以上的孵化期,一般包括2年的投资期、3年的运营期和3年的退出期。所以一直以来,那些发展赛道空间大、规模相对成熟、上市预期明朗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北交所设立后,对我们来说多了一个退出通道,能大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面对中小企业更敢投了。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早期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将能得到更好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情。”吴添羽说。
      北交所的设立,中小企业主是最兴奋的。9月7日,距离宣布设立北交所不到一周时间,记者跟随省经信厅前往湖州长兴参加了一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座谈会。参与座谈的6家企业中,有3家在发言中谈及针对北交所设立而制定的发展新规划。
      “我们在第一时间对北交所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定下了2022年、2023年、2024年3个年度,实现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迈向北交所挂牌的上市目标。”一位与会的“小巨人”企业负责人说。
      在浙江中小企业主看来,资金是北交所带来的第一大利好。一直以来,融资痛点被形容为中小企业的“死亡谷”,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是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债权融资和引入创投机构进行股权融资。“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顶格也就一两千万元,一旦遇到大项目,常常会遇到资金不足难题。”省“隐形冠军”企业、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忠敏说,在股权融资方面,泵阀、机床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也鲜有专业的创投机构涉足。
      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来源于新三板创新层。谈及新三板,张忠敏有过一段特别的经历。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张忠敏满怀热情带领企业挂牌新三板,可随后几年间,新三板却一直存在低估值、低流动性等诸多问题,2019年,企业无奈决定从新三板摘牌,重新寻求在主板上市。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姚凌霞记得,当年企业也曾因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选择了从新三板摘牌,当前已启动主板上市辅导。“新政策显示,未来北交所将坚持向沪深交易所的转板机制,许多仍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小企业以后就不用‘折腾’了。”姚凌霞说。
      除了融资“死亡谷”,中小企业反复“折腾”上市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人才。姚凌霞告诉记者,对于芯片企业而言,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市之后企业规模更大,招引人才的底气更足,还能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留住核心人才,无疑将大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市后,高端人才可以放开手脚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企业还能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优质资源,这是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另一大利好。”她说。
      股东结构的再调整,也是众多中小企业谋求上市的原因之一。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不少中小企业的股东以亲友为主,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企业家与股东对于未来发展路径或多或少会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了北交所提供的退出机制,中小企业股东可以更早进行再选择,希望变现的股东获得现金回报离场,有着共同发展目标的新股东可以重新组合,从而优化股东结构,让企业轻装上阵。”张忠敏说。

      产业之变
      一次改变结构的“东风”

      19、143、308,这是浙江入围工信部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企业数。截至目前,浙江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0家,数量全国最多。
      北交所的设立,对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而言,或将是一次改变产业格局的重大机遇。
      “浙江产业根基深厚,产业土壤肥沃,成为‘小巨人’成长的温床。这类小而强、小而美、高成长性的企业,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浙江制造业转型、产业格局优化才会‘水’到渠成。”应云进说。
      放眼全球,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隐形冠军”理论曾揭示,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往往得益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
      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十分强劲,早在2016年,浙江就明确提出,借鉴德国经验,打造隐形冠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省共遴选出省级隐形冠军企业206家。如今,浙江已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入“五企”培育重点对象。到2025年浙江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500家,力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计划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万家,实现企业梯级培育。
      以北交所设立为契机,趁势壮大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浙江优质中小企业队伍,正是浙江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这里诞生的企业体量或许不是特别巨大,但一批又一批‘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就像成千上万条毛细血管,粘合起庞大的产业之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文明说,北交所的设立,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让先富起来的资本,带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富起来,让更多有了长期资本支持的中小企业,在各自的产业领域“百花齐放”,共同做强浙江经济。
      要完成这一使命,浙江任重道远。
      浙江证监局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浙江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633家。其中精选层2家、创新层108家、基础层523家。“根据新政,新三板精选层将整体平移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而目前浙江精选层挂牌公司仅2家,创新层占比不足9%, 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在全国的地位之间存在较大落差。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快推出激励措施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例如可优先选择推荐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创新层,以期更快抓住北交所上市机会。”王文明说。
      “应促进省内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现有创新层企业及有发展优势的基础层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新三板公司晋层、上市。”对此,浙江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应积极发挥财政、税收等政策的引领作用,对“挂牌、晋层、上市”等不同阶段的企业分别予以相应激励,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切实发挥各类地方政府基金的支持引导作用,以参股、支持跟进投资以及提供投资保障等形式加大对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优质中小企业股改培育。
      今年是浙江深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凰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开局之年,眼下,浙江大地正在酝酿一股合力。
      政府部门在变。“当下,省经信厅正推动资本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对接,会同省级相关部门考虑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开设专精特新专板,为它们量身定制上市服务。”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
      创投机构也在变。“下一步,我们在投资比例上重新分配,将把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投资扩大到50%。”吴添羽说。
      众多中小企业也在变。不久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合力海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工业固废制备先进建材技术的实验室研发,北交所设立的消息,让原本正为后续试生产资金烦恼的企业负责人丁小富备受鼓舞。“我们的年利润指标离新三板创新层的要求已经很接近,未来有了稳定的资金,我们一定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钻研下去。”丁小富说。
      有了源头活水的浙江中小企业,将蓄积起百舸争流的繁荣之势。

来源:浙江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北京证券,新三板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