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数字经济 > 浏览文章

余杭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智慧城市

2022-07-21
       (原标题:余杭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智慧城市 记者:张瑚滢 通讯员:刘辉、刘龑)
       2021年2月,浙江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一年多来,数字化改革撬动了余杭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具有余杭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涌现,余杭在数字化改革主跑道上跑出了自己的风采。
       今年,我区获评了全省数字化改革综合评价五星等级,我区主动承接建设的“法治政府建设监督”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i·履职”“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数智大市场”“良渚遗址5000+数智平台”“特定行业准入应用”等在全省应用推广。
       数字化改革,正在解决余杭经济社会发展中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这里开辟价值创造新空间,释放社会跃迁新动能,在数字化改革引领下,余杭的社会治理更智慧、营商环境更优质、城市生活更便捷,实实在在的变化发生在每个人身边。
       农贸市场添“智慧”
       百姓“菜篮子”更安全
       来到杭州农副物流中心的冷冻食品交易市场,不少大型集装箱货车正有序入场。识别到车牌后,系统自动抬杆,大大节约了等待时间。货车司机胡文忠每个月至少有十几天需要来这里运货,自从用上了“数智大市场”,只要在手机上提前预约,再也不需要一次次手工重填信息入场。胡文忠说:“就是扫一下,马上就绑定了,点下打下勾进来,这个东西放行是很快的,进出都挺顺畅的,以前手工填那就慢很多了。”
       作为华东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杭州农副物流中心日均车流量超过6万辆。数智市场项目工作人员屠百龄向我们介绍到:“长途进货的车辆体积较大,它在车上占道或者拐弯的时候,对整个市场的交通影响比较大。通过数字化手段填报信息,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现象,司机的体验也更好。线上预约成为常态后,集装箱车辆进场时间由原来每辆车4分钟下降为10秒钟,拥堵情况大大缓解,市场管理方也可以根据每日预约量进行人员调配。”
       去年6月,“数智大市场”正式上线,通过数字赋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有了更大保障。在杭州五和肉类交易市场,摊主只需打开“五和肉批”小程序,输入重量、单价等信息,再轻轻一扫采购商的二维码,一张电子票据便自动保存在了双方账户中,成为食品安全溯源的重要一环。
       区市场监管局孟瑶告诉我们,在五和肉类交易市场,商户和市场外采购商都已进行了身份认证,交易记录全部在线留痕,同时配套流转“产地证明”、“检疫合格证”等证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可通过“数字驾驶舱”进行全流程监管,实现了肉类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一屏掌控。
       “余杭一码通”
       让政府和市民都获益
       “对用户来说,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平台需要切换不同的二维码,极为不便;过多的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给管理工作带来困扰。如何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城市管理更智慧,是余杭区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余杭区大数据服务中心(余杭区信息中心)应用服务科科长王维忠说。
       去年8月12日,“余杭一码通”正式上线运行,让“万码奔腾”的局面得到缓解。余杭市民只需打开杭州市民卡App,进入“余杭一码通”,即可拥有唯一的数字身份“码”,在交通出行、政务服务、体检健康、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应用,轻松实现“一码在手,畅通无忧”。
       “余杭一码通”的出现在市民端得到了真便捷,政府端也受益匪浅。对大数据管理部门来说,“余杭一码通”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分散在各应用场景的数据归集在一起,使余杭能够更好地分析全区各服务场景的供给数据,掌握城市运行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区数管局依托“余杭一码通”在全市率先上线“抗原自检”应用,为全区疫情防控“大规模核酸抗原检测”工作开路破冰。今年4月,“抗原自检”应用在余杭区12个镇街全面上线,市民在领取抗原试剂时,只需简单动动手指,即可扫码完成登记领取,整个过程无需手动填写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在市民领取试剂的同时,村社也摸清了人员底数,为确保疫情防控扎实稳固夯实了数据基础。
       数智防汛
       跑在汛情最前方
       余杭区在整个东苕溪流域“上蓄、中滞、下泄”的防御体系中发挥着“中滞”作用,区域内西险大塘、南北湖蓄滞洪区和5个非常滞洪区,保卫着杭城安全。防汛救灾最大的胜利就是把工作做在灾情发生之前。这几年,余杭构建起了“数智防汛”的“四梁八柱”,跑在了汛情的最前方。
       近日,在位于东苕溪沿岸的余杭区水文水资源监测站,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走航式ADCP流量测验设备,实时监测流速及流量。这套全自动水文揽道智能控制系统担负着“数智防汛”平台其中一个环节的任务,在大雨、河流水位上涨等突发情况时,依然能够发挥自动监测的作用,它测量时间短,数据传输快,同时还能避免人工涉水测量的危险性。
       “我们会及时根据气象及防指的预案随时跟踪情况,看到有雨情的时候,会加密设备的巡查和测验”,区林业水利局水文水资源监测站副站长于泽森说,“以前数据都需要人工获取,一组数据从采集到发布需要一个小时,而现在每5分钟,各种数据就自动回传到系统。”有了这些数据,便于更好研判水情、雨情的动态变化情况,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数智防汛”平台是作为区政府防汛调度、抢险指挥驾驶舱,整体构架为“1+3+5”,一张防汛指挥作战图、3个功能模块(实时监测、预报调度、风险及救援)、5个风险类型(山洪灾害、水利工程险情、城市内涝、超标准洪水风险、地质灾害)。平台打通部门、地区数据壁垒,集成监测预警、预报调度、抢险救援协同闭环,构建多跨协同、信息共享、智慧分析的防汛减灾新场景。
       该项目先后列入省水利数字化改革第一批试点,市委改革办的三榜一单,全区数字化改革重点培育项目;先后在全区数字化改革双月例会、省水利厅进行了项目演示汇报。此外,“数智防汛”还在今年被评选为第一批全省水利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
       未来,余杭将聚焦改革经验在《领跑者》、省市例会、“最佳应用”及改革突破奖等亮相,加强重点场景应用与省市对接,持续输出余杭改革标志性成果,加强沟通对接,争取全省共享应用,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中展现更多余杭元素。

来源:余杭晨报 责编: 

关键字 : 数字化改革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