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赓续红色血脉 助力“两个先行”)
一百年前的9月,中共杭州小组在上城区皮市巷3号成立,掀开了杭州历史的崭新一页;一百年前的8月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为建立党的统一战线迈出了关键一步,史称“西湖会议”。
站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总结100年来杭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及经验启示,探索探讨杭州发展特有规律,展望未来,以期为杭州第二个100年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念和启迪,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红色血脉,在助力“两个先行”中展现担当作为。
杭州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
史晋川 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杭州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由我们党所开辟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直接推动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发展是推动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力量,而发展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改革开放。
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视角来看改革,实际上就是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的变化,二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资源配置的主体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包括农村的人民公社向个体、私营、外企等等在内的一些经济主体转变。以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这样一种资源配置主体的变化,就是改革的非常重要一个成就,这些新成长起来的资源配置主体,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力量。改革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看,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资源配置在计划经济中是通过政府的计划方式来配置的,改革开放之后,资源配置方式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市场为主。所以,通过深化改革——资源配置主体的民营化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就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现代化发展。
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视角来看发展,也是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的流动和优化的配置,这个过程就是工业化;二是资源在不同空间的流动和优化的配置,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区域经济发展一定是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及从农业这样的初级产业部门,不断向具有区位优势空间的地区,向工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部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展。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而发展的背后就是改革。
同样,杭州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者之间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在改革开放初期,杭州的工业化是以分散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为主的工业化,这个发展阶段的工业化,最好的集聚空间就是县域经济。90年代中后期,杭州进入工业化的中期之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高端的生产要素来支撑。加快高端生产要素集聚,必须要通过大城市及中心城市这样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来解决。这个过程当中,杭州市在浙江省最早撤县建区,通过都市化的空间发展战略来推动新型工业化,来提升工业化的能级,使得整个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升级时代。最近20年,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不仅先进制造业发展起来了,还建立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杭州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仍然持续这样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继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的现代化建立。另一方面,杭州从强县战略转到都市战略之后,现在又进入了都市联动发展战略,通过杭州和宁波的“双城记”发展,引领全省大湾区的发展,同时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展望未来,杭州未来5-10年的发展很有希望跨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也应该能够达到85%或以上,同时共同富裕的橄榄型社会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荣的城市建设,也会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将会为杭州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很好的基础。
从诞生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说起
方益波 新华社高级记者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的诞生地。1949年5月23日杭州解放。1949年10月13日,上城区公所开始建立居民委员会,最后选举出了一位三轮车夫当选主任,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居民委员会。1949年的12月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取消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指示》,明确新的居委会的性质,是人民自己当主人、自己来办事的组织,是建立人民民主管理城市的基础。
杭州的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等等,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杭州的社区不断更新创造着基层民主自治的新经验。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所在的这个上羊市街,也是全杭州市第一个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的社区。他们是立志要做到历史第一和现实第一的相交融。
杭州的社区建设体现的正是人民城市的思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体现的是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同时还体现技术创新和传承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这一党的传家宝的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我国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重要的战略思想,在杭州的社区治理和建设中都可以找到鲜活生动的相关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国家决策的参与者。这些创新实践,有着鲜活的、丰富的中国国情特色,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有事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做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社区工作要做好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1949年5月一直到今天,杭州在社区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方面是有历史荣誉与实践积累的,有先行一步的创新优势的,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绣花功夫不断开拓,就一定能够赓续红色根脉、创造更大的光荣。
数字化发展与共同富裕
张旭光 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浙商总会数字资产及交易委员会执行主席兼专家委员会主任
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发展仍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还要奋力前行改革再继续,改革再继续的落脚点在哪里呢?是去年2月18日浙江省委召开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中提出的“数字化改革”,它将会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在去年2月18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提出数字化改革定义,第一句就说要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这表明了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政治高度。
这一场“数字化改革”不只是从信息化到数字化递进的技术升级改革,而是一场新的伟大的社会改革。时代发展到今天,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正是交汇在一个全球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大时代背景之中,数字化将会改变我们社会、政府、经济、城市的种种形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浙江提出了数字化改革定义和一个非常宏伟的数字化改革目标: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这个大目标一定是代表国家的发展目标,它代表着第二个一百年发展的“重要窗口”,浙江数字化改革大会提出要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也就是代表了中国的数字变革高地,赋予浙江“重要窗口”的重要嘱托,也是未来浙江践行“两个先行”奋斗目标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数字化改革发展中的浙江案例,一个是“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第二个是“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第三个是“教育魔方+未来学校”,第四个是“农文旅生态大脑+未来乡村”。总体而言就是“大脑+未来”模式。“大脑”是什么?它体现了抓住数据这个新关键要素,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要素的共享、协同、融合、集聚、相关。去年首次提出打造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的“152”工作体系,今年2月28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把“152”工作体系继续升级迭代为“1612”工作体系,其中“1”就是一体化、智能化的公共数据平台,是“平台+大脑”,“6”即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制六大系统,第二个“1”即基层治理系统,最后的“2”即理论体系与制度规范体系。浙江省在数字化发展当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浙江还推出全国第一部省域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还相继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用立法立规为数字化改革保驾护航,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建立与党的依法治国理念
胡铭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2017年8月,杭州市首开先河,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互联网法院。这不仅令我们这些杭州在地的学者感到振奋和骄傲,而且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杭州互联网法院,数字与法治的深度融合随处可见。
第一,在司法信息化的进程之中,党的依法治国理念体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法院的建立、数字法治的发展,是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一环。杭州互联网法院处理的一系列案件也走在了世界前沿。我们从信息时代迈向数字时代,而又快速地从数字时代向元宇宙时代迈进。而在大部分学者尚未接触元宇宙这一概念时,杭州互联网法院便已办理了“元宇宙第一案”。除此之外,“在线审判第一案”“区块链司法存证第一案”和“网络黑灰产第一案”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案件,也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得以宣判。
杭州作为互联网之都,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城市。社会数字化转型给传统法律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网络犯罪层出不穷,技术手段也日新月异。而杭州互联网法院针对此类新型案件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推进法治发展。如“共享法庭”“移动微法院”等审判模式的创新,将复杂案件的开庭审理简单化,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调查和辩论,大大提升了司法效率。据统计,杭州互联网法院线上审判的平均审理天数为32天,而线下审判的天数为61天,且线上庭审的平均用时为28分钟,线下庭审的平均用时为68分钟。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杭州互联网法院实现了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以及审判全诉讼流程在线化,这是浙江省全域司法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和标杆。
第二,杭州互联网法院打破传统司法的物理空间限制,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建设,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体现。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涉网纠纷呈现井喷式增长,传统司法模式处理此类案件会遇到案多人少、司法资源配置的难题。同时,新冠疫情也给传统司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种背景下,与传统诉讼模式相比,互联网审批、异地审理的优势就非常明显,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便捷、高效且安全的技术手段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也使得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在法治领域真正落地。
第三,互联网法院、智慧法院的建设体现了数字时代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当下司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互联网法院则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对大数据等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类案进行高效的类比分析,使得我们能够发现大量存疑的案件。
总之,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以上三个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杭州互联网法院与党的依法治国理念是紧密相关的,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借由司法领域的创新精神,杭州互联网法院为实现公平正义做出了自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