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人才服务 > 浏览文章

青年人才“挑大梁” 成果转化“加速度”

2022-11-17
       (原标题:青年人才“挑大梁” 成果转化“加速度” 文:孟娇、宋桔丽、盛丛杰、肖鳕桐、吴志侠)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11月13日下午,高新区(滨江)2022硅谷精英沙龙暨硅谷人才活动周启幕。会上,杭州市杰出博士后和典型博士后工作站名单出炉,高新区(滨江)两家企业大华和吉利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表彰。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集聚高层次科创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载体。而作为科创企业集聚的高新区(滨江),一直致力于打造博士后科研人员创富“新高地”,截至目前,该区累计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7家,其中国家站24家,国家分站14家,设站规模位列浙江省各区县市第一。
       科研成果从“书架”引向“货架”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占比达93.5%
       自2006年设站,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如今,吉利已经与清华、同济、吉林大学、上海交大等全国多所高校联合招收培养研究人员31名,承担包括超高强度钢热成形技术开发及其在目标车型上集成应用等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申请专利76项,据估算,其成果转化新增产值53953万元。
       在企业里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创新,而像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样,高新区(滨江)共有72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全区工作站总量的93.5%。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密度”在企业扎堆,已经成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滨江特色”。
       企业为何要设站?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工程高研院执行院长石军平道出了企业发展的三点考量——解决用人问题、拓宽内外部人才培养渠道、链接高校资源。“吉利在打造自主品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招人难的问题。”石军平回忆,招聘的时候,别说是博士,就连硕士研究生都很困难。“建站初期,很多高校的博士生不愿意到企业来,博士后最大的顾虑就是自己潜心研发的技术,企业未必能够转化。”石军平说,第一位博士后进站后,立即感受到了不一样。在企业里,大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生产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将技术成果与产业化相融合,这些也加速了青年研发人才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认识。
       加速科研成果从“书架”到“上货架”,恒生电子也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提高企业创新力的重要载体。就在前不久,恒生电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升级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017年,上交所、深交所等机构相继成立了创新机制推动组织,得益于资本市场、行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我们也希望通过设站,制定系统化目标,承接国家省市和行业机构的重大课题。”恒生电子技术平台总部创新技术运营负责人李引歌介绍,“通过企业自身的先锋实验室发布课题,我们希望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得到检验,从机制上为技术创新、技术落地保驾护航。”
       目前,恒生电子博士后工作站已经培养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涵盖金融行业关注的重点项目和课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结出”多项成果,比如,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篇,授权专利7件等。
       正是这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也为高新区(滨江)集聚了大量的“最强大脑”,据悉,目前该区有在站博士后290名,他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结合产业发展,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的同时,也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最强大脑”从“进站”到“留滨” 多元激励打造青年人才成长“快速路”
       去年底,娄东方顺利通过了恒生电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出站考核。出站后,他将留在滨江,作为恒生电子的一员,继续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
       娄东方研究的方向是信息抽取和自然语言预训练技术,这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分支。相较于在高校做研究,他选择了通过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进站”,“因为这里是‘听得到炮火的地方’,与在实验室埋头写论文完全不一样。我的科研任务是和工程应用齐头并进的,这让自己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尤其是看到科研成果应用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很有成就感。”经过2年培养,娄东方已经将研究成果落地到智能客服、文档抽取等场景。“在企业里,做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娄东方说,博士后搞技术成果转化,背后是一个团队甚至一家企业的创新体系做支撑,“有了课题后,由团队一起进行技术预演、技术转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落地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对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视,尤其是对企业开展的数智化创新项目的大力扶持,也让我感受到了对人才和创新的重视。”
       在工作上实现价值,娄东方也感受到了高新区(滨江)留才、爱才的诚意。据高新区(滨江)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加大博士后“安居乐业”保障力度,给予在站博士后每人每年12万元生活补贴,2021年至今共拨付生活补贴4104万元;在设站单位全面推行博士后科研人员协议薪酬制度,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福利待遇。
       同时,高新区(滨江)还提高博士后出站留区(来区)补助标准,给予留区工作博士后最高60万元/人补助,2021年至今累计补助金额25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配套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鼓励出站博士后留区创业,围绕关键领域搭建攻关体系,孵化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博士后创业项目,完善产业园、孵化器扶持,为初创期博士后科研项目提供孵化空间和创业服务,为成熟期项目提供加速助力。
       “高新区(滨江)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工程高研院执行院长石军平看来,许多技术过硬的初创企业仅靠自身投入是很难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将限制企业人才引进和创新发展,而通过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国家分站建设模式,打通博士后培养渠道,便能真正“推企业一把”。
       “滨江还推出了各类博士后培训、沙龙,协助我们解决运营遇到的各类问题。”李引歌说,尤其是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出行等问题上的全方位服务,确实为青年人才“学得好、留得住、出成果”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
       全面实施“天堂硅谷人才”五大行动
       “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这样指出。
       高新区(滨江)将如何为“挑大梁、当主角”的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该区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推进天堂硅谷人才行动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面实施“天堂硅谷人才”五大行动,该区每年将拿出资金15亿元左右用于人才工作。
       比如,该区将开展人才生态提质行动,通过加速建设高能级平台,深化推进与高校、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建立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支持用人单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站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青年人才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