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党建引领南沙高质量发展
2022-12-26
(原标题:以一流党建引领南沙高质量发展 王超)
国务院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要求“以一流党建引领南沙发展”,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南沙建设发展全过程。《南沙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战略部署既需“一流党建”引航领路,又为“一流党建”注入了全新要素,特别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所标定的南沙发展新形态及所铺展的开放环境和广阔舞台,呼唤“一流党建”新形态与其相应成形、为其汇智聚力、伴其奋楫前行。
广州市南沙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南沙方案》总牵引作用,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围绕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聚焦引航领路,围绕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聚焦改革发展,围绕实现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聚焦攻坚克难,着力树好先锋导向、焕发历史自觉、筑牢战斗堡垒,努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现南沙担当,履行好“一流党建引领南沙发展”的使命,让一张张党建名片闪耀在南沙奋进征程中。
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围绕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聚焦引航领路,着力树好先锋导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继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台《南沙方案》,是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大湾区建设新的发展篇章。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南沙发展迎来新机遇、面临新任务,对标面向“一国两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高的角色定位和更大使命担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更高站位推动开发开放,强化“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运用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协同港澳打造学习、宣传、实践新时代党的建设创新理论成果,把党的建设同厚植爱国爱港爱澳情怀协同结合起来、同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协同结合起来,将国家所需、未来所向、南沙所能结合起来,齐心协力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坚持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围绕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聚焦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合力。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南沙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年来,南沙区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系统谋划,优化提升以六大党建系统工程为一体的党建促发展机制,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做到“强根固魂”,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方面实现“通经活络”,深化干部人事建设方面实现“强枝壮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现“繁花茂叶”,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制度改革方面实现“厚植沃土”,以党建工作引领机制改革创新、政务服务创新,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了南沙建设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基础。未来,南沙要进一步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地位和优势,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局出发,把南沙“一流党建”放在创新制度体系、增强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整体把握和思考,结合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推动大湾区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粤港澳共商共建共享水平等新议题探索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转化模式,切实提高党建引领的水平,为深化改革创新疏通“经”和“脉”,创新合作模式,着力把各方面力量协调起来,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促使港澳同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真心尊重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心尊重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真心维护祖国统一,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增强合力,高效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坚持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围绕实现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聚焦攻坚克难,着力筑牢战斗堡垒。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创造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南沙方案》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和五大方面任务。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时序,目前需重点突出23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统筹好803平方公里的南沙全域,加快实施《南沙方案》各项重点任务。汇智以聚力,奋楫而前行。围绕实现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着力筑牢战斗堡垒,必须讲政治,自觉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坐标,把工作放在“国之大者”中思考,以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升粤港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加快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加快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必须有信念,以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牢扛起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以党建“软实力”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蓄积力量;必须精服务,细织全覆盖的“红色服务网”,构建短平快的“服务综合体”,为港澳居民安居乐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民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提升宜居水平。
(作者系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