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红色传承 > 浏览文章

爱国主义精神铸就半山红色底蕴

2023-01-04
       (原标题:爱国主义精神铸就半山红色底蕴 记者:华炜 拱墅微融圈:江雯)
       700多年前,文天祥毅然登上皋亭山,舌战二十万元军,力图挽乾坤于既倒。虽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这番丹心壮举终是载入史册、传为佳话。
       对于家国的热爱,自古就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高尚的品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如今爱国主义精神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而今在昔日“皋亭抗论”的发生地,拱墅区半山街道着力于挖掘历史典故,将宋韵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为建设新半山凝聚力量。
       临危受命,皋亭山上慷慨抗论
       公元1276年正月十八日,蒙古军队强渡长江,直逼当时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城),并屯兵于临安东北的皋亭山。强敌当前,朝廷对于主战主和摇摆不定,而文天祥是坚定反对投降的。
       临危受命的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来到皋亭山上的元军营帐慷慨抗论,指斥元朝失信,应退兵平江或嘉兴,两国再行续议。然而,兵临城下的元军此时只想要宋朝的一份降表。元军于当晚囚禁了文天祥。
       文天祥的“皋亭抗论”,彰显出中华民族坚守正道、威武不屈的文化精神。此后文天祥在镇江逃脱,辗转至福州继续抗元斗争。1278年,文天祥率部进兵惠州海丰县,兵败被俘。1279年正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崖山,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面对多次劝降,文天祥岿然不动,于1282年农历十二月初九英勇就义。
       激励后人,文天祥精神走进校园
       矗立于衣锦桥畔的文天祥雕像,已成为半山这片土地重要的文化符号,激励鼓舞着一代代半山人。在半山实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中,就能看到文天祥的身影。
       “我们学校开设有‘半山缘’的大课程,下面有一个子课程叫作‘我为半山擦亮地标’,当中有一个点位就是文天祥的雕像。”教师虞欢欢表示,把文天祥的故事放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中是学校一直在做的,“因为考虑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所以目前把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只放在六年级课程中。”
       老师并不是简单在课堂上授课,而是通过设定目标,进行项目化学习,让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走访等方式,主动去了解文天祥的故事和他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半山的孩子,我希望学生们能够自豪地与别人讲述文天祥的故事。”因此,在学校每学期的“课程节”上,各个小队都会将自主学习的收获演讲给学弟学妹们听,而这种走出课堂自主学习的方式,也让孩子们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兴趣高涨。
       “每个教授六年级课程的老师,都会主动去深入了解文天祥和皋亭山的故事,不同学科的老师还会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比如通过绘画、歌曲等元素,让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更加生动、深入人心。”虞欢欢介绍道。
       红色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人心
       近年来,半山街道结合辖区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150余场深入、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青少年中牢牢扎根。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街道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知识竞赛、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通过青年微党课比赛、文明校园创建、“向国旗敬礼”等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互动走近年轻人、走进校园,引导青少年增进爱国情感。街道还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开展宣讲、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进辖区居民的心里。
       下一步,半山街道将继续聚焦红色根脉传承,用好辖区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实践,将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建功新时代的实干担当,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共富新半山凝聚力量。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底蕴,半山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