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红色经典 > 浏览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问题导向”

2023-08-07
       (原标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问题导向” 杜娟)
       “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其核心要义是基于实践情境深入洞悉问题之本质。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里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回应现实呼唤,破解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的各类问题,推动实践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世纪疫情背景下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把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摆在突出位置,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人文文化既是引领人类摆脱愚昧、塑造文明的精神旗帜,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人文文化的旺盛活力在于不断修正、在扬弃中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居于人文文化的上端,是特定群体精神特质和文明品格的反映。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担负着回答时代之问、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的重任。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原创力还不强,回答中国问题、解释中国现象的理论成果还不多。因此,必须立足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进程,研究国家关注和人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回归知识本源,着力构建自主原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要着眼于关键问题,聚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失衡、体育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等,通过盘活动力机制,增强体育产业的内部响应和外部联动,优化体育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并通过理念创新,推动体育文化、体育经济和体育政治协同发展,提升体育事业对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和促进功能。同时,强化忧患意识,建立常态化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工作机制,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展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传播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作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纠正行为偏差,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十年激浊扬清,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风建设已然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压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问题导向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改革的方向与成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大刀阔斧地进行各项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效用,激发社会资源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船到中流浪更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期,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诸多问题交织叠现,矛盾愈加尖锐,挑战异常严峻。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唯有勇往直前,刀刃向内,正视发展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打破体制藩篱和机制桎梏,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为此,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诉求,构建调查研究、规划设计、落地实施、监督反馈耦合衔接的改革机制,系统联动、协同配合、整体推进,利用“组合拳”汇聚改革合力,有效应对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是一国强大的基础和支撑。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要着眼于国家的短期迫切需求和长期发展战略,破解实践中的真问题。一方面,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原始创新的整体实力还不强、应对新技术的抗冲击力较为有限、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还不充足;另一方面,我国在科研规划管理、研发经费投入、技术成果转化、科技人才评价、整体创新效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因此,要加快构建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的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进科技资源配置、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与国家科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主体协同体系、创新资源配置体系和创新生态环境体系,增强创新主体间多向交互,畅通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的有效衔接。同时,建立面向国家长远发展需求的战略科技研判机制,强化技术预见的前瞻引领作用,形成面向解决“卡脖子”技术、未来产业和颠覆性创新的关键科技问题凝练机制。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 

关键字 : 习近平,问题导向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