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22日举行 记者:张玎、刘迅)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将于10月22日开幕。昨天上午,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筹备情况媒体吹风会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李一青,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总撰稿人吕媛出席,就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整体筹备情况、策划创意亮点等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亚残运会开幕式节目时长约85分钟
聚焦展示“科技助残”
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李一青介绍,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整体筹备情况,其中不少细节很暖心。
坚持“一馆多用”,创新工艺、多领域并进,提前24小时转场工作,地屏、网幕、威亚、火炬台副舞台等设施设备均实现“重复利用”。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打造无障碍环境,增强无障碍通达性,累计改造无障碍坡道60余处,增设设置无障碍导视灯箱标牌300余处,无障碍轮椅席位196处,配备无障碍卫生间26间、临时无障碍卫生间8间,厕位达到75个。“大莲花”场馆及周边景观氛围转换均已全面完成。
在“科技助残”方面也很值得期待。坚持数实融合,与导演团队多次打磨完善创意方案,精心开展排练演练,匠心设计暖场节目,力求通过主题短片、表演创意、数实视觉等表现手法,演绎好“心相约 梦闪耀”的核心主题,传递“残健共荣、同等尊重”的价值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计排练220余场、合排演练8次。
特别是聚焦展示“科技助残”,积极创新点燃方式,深入诠释“残健融合、携手同行”的理念,彰显杭州高科技实力,力争留下亚残运会永恒经典。
同时,还充分考虑残疾人特点和需求,争取散场依旧“丝滑”。观众集散继续沿用“地铁+大巴”运输模式的同时,采用“专列专站”方式,对地铁6号线实行部分站点跳站运行,配以沿线站点公交衔接措施,最大力度便利交通出行减少对社会面的影响。重点加强残疾人及其亲属座席和流线安排,对无障碍席位进行了提升完善。
另外,李一青介绍,开幕式正式开始的时间为10月22日19:30,整个节目时长85分钟左右,现场还要根据运动员入场情况而定。
金桂之花贯穿始终
科技赋能点燃主火炬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本次亚残运会开幕式同样也是亮点纷呈。
据悉,这次亚残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将以“心相约,梦闪耀”为情感线索,分为“心相约、永向前、梦闪耀”三个板块,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形、音、情”,将延续亚运会开闭幕式文化自信、科技温暖和情感动人,展现“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精神。届时,金桂之花贯穿始终,开幕式将变成一场“金桂”盛宴。
为什么这次开幕式演出要选用“桂花”作为创作灵感?
“当我们把自己的某一种感官关闭的时候,我们要么看不到,要么听不到,要么触不到,唯有味道,是可以共享的。”吕媛说,杭州是一座有着桂花之香的城市,这是创作灵感。
“桂花在杭州除了它的文化底蕴和寄情美好外,它也很寻常,当它们从新鲜的桂花变成干花以后,就入了茶,入了酒,入了我们的味蕾。这也表达了我们想把最美好东西留在客人的记忆里。让亚洲客人感受到杭州的盛情邀约。”吕媛说。
“形,是这次开幕式的代表形象。”沙晓岚介绍,“首先是桂花,延续亚运会对运动员们‘蟾宫折桂’的祝福,金桂花将再次回到现场,从一朵彰显杭州之韵的‘金桂之花’,到22组金桂花团借助威亚从分散到汇聚,进行多次造型变化,时而形成流水,时而形成拱桥,最终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金桂花冠’,迎接各参赛国家及地区运动员入场,向每一位运动员传递‘逐梦折桂’的美好寓意。”
接着,36名健全舞者与36名轮椅舞者配合舞蹈,展示出运动员在奔赴梦想的征途上携手向前的感人场景,以残健共融的精神浇灌成“金桂之树”,通过AR虚拟视效配合,释放出象征着梦想与荣耀的“金桂之光”,让全场情感升温。
开幕式上还有一个代表形象是印。“我们经常看到轮椅运动员的车子,会在地上形成一些印记,这是他们努力的痕迹,也是他们成功的印记。就像金石篆刻。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最佳写照。”
沙晓岚透露,现场表演将通过西泠印社的中国篆刻艺术,展现“金石为开”,将短片中金石篆刻的手法与现场残疾人运动员‘刀锋战士’的肢体动作相结合,把“东方美学”“中国式浪漫”创造性融入体育精神。
在“音”方面,此次亚残运会运动员入场式将继续沿用这首作品《我们的亚细亚》,表达残健共融的情感理念。同时,在国旗入场、升国旗奏唱国歌、主题歌三个仪式环节,将由专业老师带领残疾人及健全人演员共同组成的手语方阵,以手语表达的方式演绎国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主题曲环节,观众席中志愿者带领全场观众,用手语伴随一同唱响主题歌,真正实现残健共融的大众表达。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数字化点燃的全过程惊艳到了众人,那亚残运会主火炬点燃又将有哪些创意?
点燃主火炬将体现“情”,科技与温暖相结合。“亚运会上,我们有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带着超一亿人的梦想与祝福点燃主火炬,这次亚残运会,承担这个重任的将是我们的吉祥物‘飞飞’。”沙晓岚说。
“飞飞”将借助科技的翅膀,作为文化和幸福的使者与火炬手一起点燃主火炬,一起点燃希望与爱,一起将全场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沙晓岚还透露,最后一棒火炬手将借助科技手段,以“强脑质控”的机械手臂与桂冠交握,“用科技弥补了身体上的缺憾。相信亚残会开幕式同样精彩和充满着人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