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共同富裕 德清雷甸枇杷“远嫁”安徽大别山
2024-04-15
(原标题:党建联建,共同富裕 德清雷甸枇杷“远嫁”安徽大别山 记者:沈晓颜 通讯员:王力中、潘江伟)
“种植枇杷苗的坑要浅,这有利于根系生长;这株枇杷苗,留四五枝就可以,其他全部剪掉……”日前,在安徽霍山县戴家河村,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根一边拿着锄头轻挖浅坑种下枇杷苗,一边向身边的村民介绍种植技巧。
王金根的身后,还有十多位来自雷甸镇和杨墩村的党员干部。他们带着枇杷种植技术员,奔赴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霍山县戴家河村和金寨县金山村,通过党建联建,抱团发展,指导当地村民种植枇杷苗。“快的话,这些枇杷苗两年后就会成为‘致富树’。”王金根指着眼前1米多高的枇杷苗,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3月下旬,安徽霍山县、金寨县的6位村支部书记,围绕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来到德清县洛舍镇、雷甸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跟学实训。
在雷甸镇杨墩村,霍山县戴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厚云,边思考如何发展庭院经济,边听当地干部介绍枇杷树致富一方百姓的实践。张厚云脑子一转,“何不学学杨墩村,家家种枇杷呢?”
“好啊,能为你们送上致富的新希望,我们求之不得!”雷甸镇慷慨承诺,让张厚云开心不已。就这样,一场捐赠枇杷苗的行动开始了。
“我们这里也种枇杷,但是品种不好,很难产生效益。这次雷甸枇杷‘远嫁’到戴家河村,还送来了先进管理技术。”现场,张厚云笑着介绍。
“这次,我们选了‘白沙’‘红种’等多个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王金根说。杨墩村这次精心挑选了1-3年的枇杷苗。按照5年出产结果,2年后即可采摘尝鲜。
种植现场,王金根等人不断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植,并纠正浇水过多、沟渠不规范等问题,以及传授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知识。
雷甸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杨墩村的枇杷早在唐代时期就成为“贡品”。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发展枇杷种植,枇杷品质不断提高,种植总面积已超过4000亩,年产值6000多万元。雷甸镇副镇长朱伟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跟踪首批枇杷试种情况,同时探索开展两地枇杷的深加工和农文旅项目等合作。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