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大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2022-08-15
(原标题: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大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卢建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多次到高校考察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立足“两个大局”,深刻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立足于新时代国内国际局势变化作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流大学必须勇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回顾历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峥嵘岁月中,上万名交通大学师生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决策部署,从黄浦江畔迁到渭水之滨,“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铸就了光辉的西迁精神。60多年来,学校坚守“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30万名人才,50%以上在中西部工作,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立足当前、迈向未来,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心怀“国之大者”,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培养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必须看到,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积极发挥高校主动、政府主推、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的作用,汇聚创新资源、引入金融资本、对接企业需求、建立良好生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着力在校内建设校企合作新型研发平台,破解大学研究人员因科研资源集中在校园内而无法长期到企业创新创业的难题,重点引进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进入创新港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研发平台,坚持以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着力推动打通创新全链条,校企联合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科学家+工程师”的研发团队,打通前后端创新链,弥补共性技术不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方面将现有存量技术成果更好地“端”给企业,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需求孵化新的增量技术成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探索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更好结合推动产教融合,把人才培养与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推动科教融合,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实行校企联合的“科学家+工程师”双导师制、应用需求牵引基础研究的“前端+后端”双导师制、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双(多)导师制,形成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实践,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科学系统,既在宏观战略上指明了方向,也在具体策略中明确了路径,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政治三力”,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深刻理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做到“九个加快”:加快按照企业出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落实产教深度融合双导师协同育人、加快产学研合作打通前后端创新链、加快激发应用牵引基础研究活力、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联合国防院所推进军民融合、加快联合科技企业攻关大项目争取大成果、加快建设人才共引共用共培新机制、加快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机制。
弘扬西迁精神,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坚实思想保障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深刻阐释为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政治方向、勾勒了发展路径、明确了目标要求,给予了全校师生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西迁精神作为第一批伟大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全体交大人、西部建设者和科教战线的荣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战线必须深刻把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立足两个大局,自觉把握“国之大者”对一流大学的要求,听党指挥跟党走,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必须主动担负国家使命,在创新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必须清醒认识存在的不足,既要直面问题,又要坚定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从国际视野看交大、从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以“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实际行动和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扎实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