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CBD动态 > 浏览文章

宁波前湾新区空间规划(2019-2035年)发布

2020-11-25

    (原标题:前湾新区空间规划(2019-2035年)发布 记者:杨绪忠 通讯员:陈丹)

    昨天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宁波市前湾新区规划(2019-2035),确定其发展目标:到2035年,前湾新区要基本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

    新区规划范围为杭州湾新区、中意(宁波)生态园、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等区块围合而成的滨海连片空间,东至寺马线—胜山镇边界—水云浦,南至四塘横路—长河镇边界—潮塘横江—新城大道—明州大道,西至余姚临山镇边界,北至十二塘,总面积约604平方公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确定多项发展规划指标

    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规划至2035年,新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5万人,人均GDP力争达到30万元,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

    资源环境约束方面,规划至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面积不低于8.4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1平方公里以内,总体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40%以下。

    国土空间保护方面,规划至2035年,新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林地保有量在12.8平方公里左右,湿地面积在67.5平方公里左右,海洋保护区基本功能区面积保持在10.1平方公里。

    空间利用效率方面,规划至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突破232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每人130平方米以内,力争单位建设用地GDP达到每平方公里20亿元。

    生态整治修复方面,规划至2035年,新区地表水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3吨标煤以内。联通河网水系,河湖水面率提升为8%左右,PM2.5年均浓度明显下降。

    城乡品质提升方面,力争至2035年,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每人12平方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覆盖率在90%以上,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80%。

    强化先进制造业核心优势

    规划提出,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对接宁波“246”产业体系,聚焦新区“134”优势产业,包括汽车万亿级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3个五千亿级产业,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4个千亿级产业。

    在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依托南部片区、东部片区、西部片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基地。通过产业单元组织产业用地供给。南部片区重点强化产业服务、聚焦智慧经济,规划创新孵化、智慧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单元。东部片区重点做强优势产业,聚焦汽车、智能装备两大核心产业。西部片区重点进行潜力预留,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大科学装置等产业单元。

    同时,补足现代服务业短板,重点补足支撑新区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提升现代商贸、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服务能力,在杭州湾南部新城核心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中心。依托湿地和海洋温泉资源,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依托湿地资源、滨海资源,拓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至20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40%左右。

    构建“四向三通道”交通网

    规划提出,完善前湾新区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通道及枢纽布局、高速公路通道布局,形成苏嘉甬、沪甬、杭甬沿湾三大主要通道,构筑面向沪杭甬苏四地的区域“四向三通道”对外交通网络。

    推进沪嘉甬高速铁路、慈溪高铁站建设,完善慈溪站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客运方式的换乘衔接,加强站点与周边地区的站城一体化水平,提升慈溪枢纽的能级与服务能力。

    强化前湾新区与沪杭甬三地的城际铁路链接能力,实现前湾新区与沪杭之间40分钟城际互达。

    补充前湾新区至杭绍地区高速公路直联,实现至沪甬地区高速公路的双通道联系。前湾新区规划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体系,重点推进杭甬高速复线、余慈连接线建设,加快沪甬高速二通道的规划研究。

来源:宁波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宁波前湾新区规划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