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商业地产 > 浏览文章

你好,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

2024-05-22
       (原标题:你好,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 余杭微融圈、杨旭晓、王婷宇)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历史的进程。
       今年4月,对于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简称“余杭经开区”)。这是继原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升格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后的又一次调整。更名的背后,是余杭经开区高速发展的见证,也是该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起点。
       余杭,在杭州乃至浙江经济版图上意义非凡。仅仅十余年时间,这里从一个杭州传统农业县发展为“浙江经济第一区”。如果说数字经济是余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金字招牌”,那么以数字赋能的制造业则是驱动余杭高质量发展、“弯道超车”的又一重要引擎。余杭经开区内,一大批活跃于各领域的实体制造业先行军,为当地制造业再度腾飞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工业主平台,近年来,余杭经开区锚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宏伟目标,聚焦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简称“一智三新”)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转型、项目攻坚和营商环境优化。过去一年,余杭经开区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9.28%;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93.10亿元,同比增长4.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85亿元,同比增长38.29%......随着一个个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出出抓改革、优环境的发展“大戏”持续上演,在为余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的同时,一幅跨越式蝶变的奋斗画卷正徐徐铺展。
       “从无到有” 重点项目落子布局
       东邻大运河,西邻良渚的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依傍下渚湖和三白潭,是连接G60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黄金区块”,5年来,余杭经开区在仁和板块深耕制造业,引育了多家上市公司和众多行业头部。
       在杭州,一辆辆零排放无污染的比亚迪公交车每天在城市道路上不断穿梭,成为不少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你看到的这些新能源电动车,都生产于余杭经开区的一家企业——杭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杭州比亚迪”)。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先进电池技术的客车制造厂商,自2014年新能源大巴车杭州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来,便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新能源发展需要链条企业共同创新,来到这里以后,余杭经开区良好的孵化机制为我们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杭州比亚迪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余杭经开区产业的聚集、政策的支持,2023年,杭州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已经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出海”步伐不断加快,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环保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余杭经开区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华光新材、奥拓机电、威仕达机电等众多优质企业纷纷入驻,扎根发展。
       奥拓机电自2013年搬迁至当时的仁和先进业制造基地以来,短短几年间,其研发的散装水泥螺旋卸船机便占据了国内市场的显著份额。作为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干散物料大型螺旋卸船机的制造厂,奥拓机电不仅打破了卸船机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还创造了多个“首台中国制造”。
       2015年,华光新材入驻,在40亩土地上建立了全新生产研发基地。5年后,华光新材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中温硬钎料研制生产企业,并于同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
       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和集聚,余杭经开区的定位也逐渐明晰——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
       2018年12月,省级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区位调整至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后,吉利科技、润丰氢能源、和顺科技、慧博云通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余杭,为这片“双创”热土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慧博云通为例,企业自2020年落地余杭经开区以来,不断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2年后,凭借其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无独有偶,以新材料为主攻方向的和顺科技于2020年落户余杭经开区,凭借对原材料配比配方的研发和关键生产技术的创新,一跃成为全国聚酯薄膜行业差异化功能产品的“排头兵”,并于2022年成功上市。
       随着这些重点产业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如今,余杭经开区正逐步形成以南方泵业、土星动力等为引领的新装备产业集群,以华光新材、和顺科技等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杭州比亚迪、吉利晶能微电子等为引领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一智三新”新型产业体系逐渐成型。
       如今的余杭经开区已成为智能制造产业的聚集地,处处澎湃着向上向新的发展动能。截至目前,余杭经开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5家、规上工业企业116家、上市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过50%,这个年轻的产业平台,已成为越来越多实业家们最为理想的创业“热土”。
       数字赋能 助力企业迭代升级
       机器人完成冲压和检测后,复合材料气瓶被轻松“吹”出;废旧冰箱、空调等电器通过系统智能识别分拣后,自动投送至生产线被拆卸成大大小小的零件……如今在余杭经开区,这些机器自动作业的智能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面对结构不优、动能不新、活力不足等发展难题,余杭经开区明确提出“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理念,以数字化引领推进“未来工厂”建设,促进产业迭代升级。
       过去5年里,余杭经开区一方面通过落后产能淘汰整治,关停各类污染企业6家,停用各类产污生产线2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1个,加强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集中整治。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大地海洋是一家专注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和电子废物的拆解处理。走进大地海洋自动化拆解车间,一台台废旧冰箱、空调、电视机等被系统智能识别分拣,分拣后的废旧家电被投送至各个不同的生产线,拆卸成大大小小的零件。“相比传统耗时耗力的人工操作环节,智能化处理工厂的建成极大提高了拆解效率。”大地海洋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大地海洋还依托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实时监管系统,有效串联起危险废物和电子废弃物从“收集-运输-贮存-利用(拆解)”全链条,实现了对危险废物和电子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控。
       “除了大地海洋外,华光新材、南方泵业、土星动力、和顺科技等多家智能制造企业,也都在以数字化工厂的标准来进行建设。我们在招引的项目当中,也要求项目方实施建设数字化工厂,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余杭经开区主要负责人介绍。
       在华光新材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我们看到原材料自动导入各个工位,经过高温熔炼、连铸、挤压成型等工艺,最终形成被誉为“工业万能胶”的高性能钎焊材料。作为余杭经开区首家新材料产业的上市企业,华光新材近年来在原有产能基础上,投入1.7亿元建设绿色钎焊材料数字车间和新型连接材料研发、检测、制造的现代化综合体。眼下,华光新材新建的“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已部分投产运行,其他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调试和批量化验证中。
       一个个产业发展的背后,得益于余杭经开区“速度”与“温度”兼具的助企服务。2023年,余杭经开区共推动13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提升改造,其中2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5家企业入选市级数字化车间培养,1家企业入选市级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坚项目。
       一个更智慧、更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正冉冉升起。
       宜居宜业 打造“最美开发区”
       了解杭州的人应该知道,余杭经开区这片土地曾因獐山石矿闻名长三角,然而,随着石料的开采殆尽,留下的却是环境之忧、发展之痛。
       为废弃矿坑寻找转型破局之路,2012年,承载着余杭工业繁荣之志的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此启航,几年间,这里从荒僻无人到高楼林立,“大好高”项目也接连入驻,一座产业新城就此崛起。
       2019年,为进一步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余杭经开区启动了土地整治提升、水塘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依托东苕溪、獐山港形成生态景观带,通过文脉挖掘、生态梳理、景观规划等措施,打造出一座集规划馆、文体中心、网球场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滨水公园——智荟动力公园,并形成围绕余杭经开区核心区全长12公里的绿道,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现在只要天气好,我们一家人晚上吃完饭就喜欢来这里的公园走走,10年前我都不敢想现在能拥有这么好的环境。”聊起这些年的变化,家住仁良花苑21幢的居民张女士满脸笑容。
       据了解,余杭经开区园林绿地种植面积已达到111.5万平米,公园绿地面积更是达到了71万平米,是五年前的8.7倍。凭借生态优势,余杭经开区先后入选“省级美丽园区试点”“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
       当前,余杭经开区正进一步谋划绿道建设,“我们计划以中央活力公园为起点串联东苕溪、獐山港、奉口港、东山漾、南山漾等水系,打造总长度约16公里的绿道。”余杭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美开发区”,已然成为余杭经开区一张靓丽的招商名片。
       “当初决定来这里发展,环境也占了很大一个因素,我们当初选址的时候,跑了不少开发区,余杭经开区算是当中环境非常好的了。”东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居宜业的余杭经开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们前来。2023年,余杭经开区累计签约56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逾461亿元,吉利、艾思孚、真芯、传诚半导体等13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在追求生态和谐的道路上,余杭经开区始终以打造“杭州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样板区”为目标,将生态、产业、城市、人文四大要素巧妙地融为一体。
       当前,地铁10号线二期、三期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据了解,地铁10号线在区块内主要沿启航路、仁河大道铺设线位,共设置仁和北站、仁和站、仁和南站3个站点。建成后,余杭经开区将实现与西湖、黄龙等主城的快速联通。同时,开发区家门口的“仁和北站”还将实现与杭德市域铁路贯通,进一步加快仁和片区、杭州主城与德清城区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为满足辖区子女上学问题,余杭经开区在规划建设保障房时,就在周边建成东风幼儿园、东风小学,与已有的仁和中学有效衔接。眼下,为同时满足芳满庭、启航城等新建商品房小区和獐山安置房、仁康安置房居民子女的就学问题,新仁和第一幼儿园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今年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依托轨道站点周边的建设,开发区也在积极推动区块的城市更新进程。仁良路上集商业、酒店于一体的芳正国际广场正在为开业加速招商、地铁“仁和站”配套建设的仁和广场地下综合体即将完成主体结构结顶、余杭中西医结合医院6层建筑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一个产城人文全面融合发展的“最美开发区”正呼之欲出。
       “接下来,余杭经开区将以中央活力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南片核心区设计,依托山体、湖面、大公园等优越的景观环境,发展科创、研发类的环境偏好型产业,同时结合仁和南站TOD站点和东山漾生态岛,打造两个活力中心和地标建筑,着力建设生态花园式未来产业风貌画卷,打造环境和配套一流的宜居新区。”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余杭经开区,杭州商业地产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